全手工紫砂壺制作過程視頻
宜興紫砂壺 / 2020-02-14
紫砂壺原料的準備,包括挖泥、煉泥和選料。礦中挖出的硬塊狀的泥料經過搗碎、過篩、澄濾,所得細土下窯儲藏,叫作“養土”。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先捏器身,然后挖足、開面,最后加柄、嘴、蓋等。

紫砂工藝廠
一件紫砂壺,要經過十到幾十道復雜的成型工序。要完成這些工序,一是要靠藝人們的制作技藝,二是要靠繁多的制作工具,兩者缺一不可。

黃龍山礦址

采掘到的紫砂礦石

初篩礦石

這種就是比較純的紫砂礦石(紫泥)

拍身筒

全手工紫砂壺制作過程
首先選擇干濕度合適的熟泥塊,用木搭子反復的拍打,拍成泥片,這是最基本的基本功,需要拍的薄厚均勻,使得泥片更具有韌性。根據壺身的寬度,劃定泥片的形狀。然后開始制作壺底,同樣需要豐富敲打拍片,根據器型規車切出圓片,也就是劃定壺底形狀。接下來是圍身桶和拍身桶。圍身筒難度在于圍起來接合形成圓筒狀,緊接著就開始拍身筒,反反復復的拍打,奧妙就在于勤學苦練后的力度掌控,從高身桶的壺型如秦權龍蛋到矮身桶的壺型如仿古虛扁合歡都要能拍出來。紫砂壺造型制成需要經過仔細的塑形。然后是精心制作壺蓋,接著是做壺嘴。做壺嘴的話先把泥巴搓成泥條,彎曲成所要的壺把造型,再接到壺上。搓實心的壺嘴。用通嘴的工具小心地捅出空心壺嘴兒。根據壺嘴的大小、形狀,選定合適的位置開流孔,然后把壺嘴壺把拼接在壺身上。壺把、壺嘴、壺蓋需要保持三點一線水平。裝壺紐工序同樣重要。制好的坯要經過細致的修整,有些器物再加裝飾。一把紫砂壺就是通過這些步驟才能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