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選購鑒定技巧大全
趣淘壺 / 2019-08-29
從事紫砂行業若干年,一直在文玩吧潛水,覺得吧友們缺乏一定的紫砂知識,買壺總交學費,今天樓主給大家科普一下紫砂知識,有壺的玩友發壺,樓主來鑒定。中華十大文玩之 紫砂壺 !十大文玩(核桃,葫蘆,佛珠,菩提,闐真玉,紫砂壺,折扇,煙斗,鳥,蛐蛐)紫砂位于第六位。
歷史上各個時期的紫砂器在造型、工藝手法、款識以及砂料、裝飾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風格和特點。我們在總結一般規律的同時也要考慮它們的特殊性,有些名家往往出人意料地顯示出本人的全面性。例如陳名遠,他的壺以自然仿生的花貨為主,也有光圓的幾何形,風格多變,多姿多彩。隨著紫砂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收藏紫砂熱潮風起云涌,仿品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精,令人眼花繚亂。只要我們掌握紫砂壺鑒定的基本知識,通過造型理清時代的脈絡,了解各時期的名家作品的不同風格及工藝手法,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和鑒賞層次,就一定能識破各種偽品,還古代紫砂壺的本來面目。
陳亞萍紫砂壺-六方瑞獸
紫砂壺選購技巧有哪些?這個問題應該是許多紫砂壺壺友都想知道的問題吧,紫砂壺選購是有技巧可以學習的,我們只有了解相關的選購技巧,才能降低上當的幾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紫砂壺選購注意事項。
第一、購壺技巧,遵循“泥,形,工,款”四個原則。
1、泥料是關鍵,紫砂畢竟是生活用品,沒問題的泥料更讓人放心,才有紫砂壺本身的價值。
2、“形”;紫砂壺之形,是存世各類器皿中最豐富的了,“方非一式,圓不一相”。所以壺的型至關重要,當然紫砂壺之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反正比較喜歡傳統,古樸,有味道。
3、“工” 點、線、面,是構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壺成型過程中,必須交待的清清楚楚,工也體現了作者的功力,紫砂壺工非常重要。
4、“款”說白了,底款,創作者到底是誰,創作者的名氣增加了茶具中文化藝術上的使用價值,謹記不必過度追求完美名家,或許你富有也不在乎。
第二、關于老壺,購買老壺也是一門龐大的學問,沒有經過千錘百煉的火眼金睛,就不要去妄圖撿漏了,尤其是顧景舟、時大彬、惠孟臣等等底款老壺。還是那句,選擇正規的渠道進行選擇。
相信很多朋友第一次入手的壺都是攤頭古董店所謂的老壺。個人建議是這種老壺堅決不要買。最先仿老壺的加工工藝不光滑濫制確實不宜煮茶,次之相信店家是不容易給你撿到漏的,由于她們自身未必懂,即使懂自身也未必會撿到漏。所以,入老壺,需謹慎。
第三:看中一把壺,作為新手,莫急購買,如果有時間,可多去幾次,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很喜歡。其中有一種金科玉律,好壺耐用,越看越漂亮,越看越喜歡。
第四:如果身邊有高手,則省事很多,要么請高手和你一起去挑壺,要么直接從高手那里搶過一把。
第五:選壺的時候,不要考慮太多,諸如出水一尺不散花,嘴不流口涎等等,這些都是次要因素,把戲而已,只要不影響使用即可。對于所謂的“三點一線”,也就是壺嘴最高點、壺口最高點和壺把最高點在一條直線上,我建議也是大概齊就行,手工藝品,畢竟不是機械加工零件,偏差沒有那么準確的,這不應作為你選壺的主要考慮因素。
周姣紫砂壺-泥繪石瓢
第六:選壺盡量不要選店家養過的,因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店家為了吸引買家目光,增加壺的水色,也有少數為了以次充好,混淆真偽,經常會把待售的壺養若干時間的。如果有高手幫你挑壺,或者直接是從高手那里搶過來的,可以例外。
第七:真正紫砂壺是可以通過眼睛和手感受出來的,大概說來就是觀之色澤沉穩,不艷不膩,雖有一定光澤,但應隱隱之如隔薄霧,由內而外,而非賊光。表面砂感明顯,有層次感,顆粒若隱若現,以手撫之細而不膩,不剌手,不粘手,如豆沙,更甚者如嬰兒肌膚,令你愛不釋手。
第八:由于你是新手,不要試圖用壺蓋或者子口去敲擊壺身,這個行為是店家最為反感的,同時,也很容易出現磕碰,吃虧的是你。在你不具備辨別能力的情況下,這種挑壺方法對你沒有任何意義。選壺的時候,最佳辦法就是首先把壺蓋取下,子口向下(防止滾動跌落)輕輕放置在安全地帶,這樣,你就可以安心的拿著壺身顛來倒去觀察,避免了意外情況的發生。
第九:莫受身筒成型工藝的影響,也就是常說的全手工、模具成型,新手入門階段,此選項對你而言沒有更多實際意義,只會增加你的煩惱,也極容易受到蠱惑,反過來就會影響你的正常判斷。一把壺,放在那里,或者說隱藏在眾多壺中,如果吸引了你的目光,不是身筒成型工藝決定的。
第十:如果你選擇了方器、筋囊器,那么壺蓋與身筒之間的密封性就不是你要考慮的因素,因為這兩類器形受工藝所限,漏水是必然的。當然,一定要抬杠的話,也不排除有極個別的不漏。以上,應該可以幫助你選到一把心儀的入門壺,不管你買壺只是了品茗,抑或為了玩壺,這樣去選壺都不會讓你后悔。
小結,無論文玩手串還是紫砂壺還是別的物品,劃算沒好產品是終究不會改變的標準,只能性價比高差異。所以朋友們不要貪圖便宜買了不好的紫砂壺,如果真的預算不夠,不如用玻璃瓷器來的實在。
上一篇:紫砂壺工巧于心,三類形體解析